时间:2023-05-18 19:57:58 | 浏览:147
近日包括海底捞、西贝、喜茶等一批餐饮行业知名品牌都出现了涨价的情况,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争议,而昨日,海底捞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就近期菜品涨价事件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并表示菜品价格将恢复到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此前报道:海底捞道歉!
而继海底捞致歉之后,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也在今日上午发布微博向消费者致歉,称从今天(4月11日)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同时还承诺5月31日前,在全国59家西贝门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优惠,以表诚意。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发布微博致歉(图据微博)
随后,西贝莜面村官微也转发贾国龙的官微称“对不起大家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西贝莜面村为西贝餐饮集团旗下主品牌。西贝餐饮集团于1988年创立于内蒙古临河,主营中式休闲正餐,现已发展至全国一百多家店面,从业人员逾万人。
此前海底捞、西贝纷纷涨价
网友:你可以涨我可以不来
近日,有多名网友注意到,海底捞悄悄提高了部分菜品的价格。一位北京的消费者在微博晒出菜单,“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此后,海底捞方面承认,“受疫情和成本上涨因素的影响,海底捞确实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
此举引发广泛争议。
“你可以涨价,我可以选择不来呀!”据《工人日报》,家住重庆石坪桥的凌小姐笑着对记者说,疫情期间大家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涨价后恐怕就不会去吃了。凌小姐的说法,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疫情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以及外卖的美观度、便捷度要求提高。而餐饮企业面临房租、员工工资等资金压力,许多店是街铺,房东是个人,要减免费用很难。餐饮企业要挽回损失,适当涨价无可厚非。
然而反转很快就来了。昨天(4月10日),海底捞火锅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称,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此外,近期西贝莜面村也被曝出存在涨价情况。有网友吐槽,“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居然80多。”
西贝餐饮公司方面4月7日下午曾向媒体表示,经过公司于4月7日向各区确认,在疫情后西贝并不存在涨价的情况,上一次涨价还是2019年12月,涨价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涨。
审视海底捞的涨价及道歉策略,还是要秉承“市场的归市场、道德的归道德”原则,才能更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和行为模式。
近日因为涨价而引发热议的海底捞火锅,4月10日下午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称“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公司决定,自即时起,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海底捞、西贝等餐饮商家产品价格上涨,引发一些用户吐槽,对此各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海底捞等急于涨价,对消费者感情方面是一种伤害。但也有人认为,餐饮商家调整商品价格属于市场自发行为,愿者买单,不愿者可以另择其他餐饮商家,犯不着为此计较。
最终,海底捞选择了道歉而不是坚守涨价路线,恐怕也在于其对涨价所带来的后果进行了重新评估。我们要看到,虽然涨价能够部分弥补之前海底捞受到的经济损失,但对于餐饮商家来说,其实用户消费频次、翻台率等指标更为重要。如果因为涨价吓走了太多客人,涨价就是得不偿失的选择。
因为受疫情影响,餐饮商家之前营业停顿,目前还处于一个逐步恢复期。这时候,餐饮商家最需要做的是“人气”,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老客户回流、想办法获取新客户。如果涨价导致老客户流失、新客户却步,那将不利于海底捞等餐饮商家的后续经营。
相对来说,餐饮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海底捞等商家涨价,其他餐饮商家若从获客等角度出发,选择不涨价或者涨幅较小,甚至降价促销,那海底捞的涨价策略,就有可能让自身客户流向竞争对手。
相比于中小餐饮商家,海底捞属于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尤其是海底捞已经上市。因此,一旦市场反馈出现对海底捞不利的声音,乃至部分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不再来海底捞消费,将不仅会给海底捞的当下业绩带来损失,还会直接危及海底捞的市值,甚至让投资者对海底捞的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疑虑和担忧。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判断,海底捞选择道歉,并且把价位恢复到以往标准,其实就是对品牌、综合收益、市值管理、业绩成长性等各类长期价值指标的权衡,最终得出“不能因眼前收益而让长期价值受损”的结论,及时采取止损行动。
也要看到,在涨价的这几天,网络上不少人“声讨”海底捞,有点“绑架”的意思,这可能也是促使道歉的部分因素。事实上,餐饮是最充分竞争的行业,涨价打折都是市场自由,何妨让“无形的手”发挥作用。
可以说,海底捞道歉一方面是对消费者情绪的安抚,另一方面更是基于自身根本利益角度的选择,是经济人理性的取舍结果。从海底捞的选择来看,如此做能让自身品牌不致因此次涨价风波受到太大冲击,而且低姿态道歉,或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
最终,当我们审视海底捞的涨价及道歉策略,还是要秉承“市场的归市场、道德的归道德”原则,才能更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和行为模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陈应鹏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工人日报等
5月14日,一起女子在海底捞门店拍摄暴露的视频和照片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该事件据称发生在泰国的一家海底捞门店。据网传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坐在海底捞门店的餐位前,脱去外套后开始拍摄视频,并摆出了各种姿势。女子的着装被许多网友质疑为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老板联播”报道,4月2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4点半,他前往南京海底捞某门店吃饭,结果因为夜宿大学生太多需要排很久的队,和店里理论很久,也没吃上。该网友表示,大学生都在里面睡觉,导致自己排号要排很久。“出来玩
中新网8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最高下滑17%,2021年同期收入约为人民币201亿元。海底捞公告截图。 海底捞称,主
3月14日,针对网传海底捞禁止单点清水锅的消息,向海底捞客服进行求证。海底捞客服称,目前确实不能单点清水锅,至少要点一个口味的锅底。(中证报)来源: 界面新闻
想要自带食材去海底捞食用的顾客,今后没希望了。曾经它是你自带螃蟹去吃火锅,都会帮忙处理的海底捞,如今,它变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谢绝自带食材”近日,有不少网友反映,海底捞不让自带食物了。2月23日下午,海底捞客服称,店铺可以自带酒水、
说到海底捞,除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很多网友念念不忘的,可能就是番茄牛肉粒汤。小料里的五香牛肉粒+芹菜+香菜,最后再浇上一大勺番茄汤,可以说是一绝。然而,最近海底捞小料台上的牛肉粒消失了。变成收费菜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叫做“味伴侣”的大豆制品.
昔日4500亿的 “火锅第一股”,真的不香了?顶着“火锅第一股”光环的海底捞,正在遭遇“水逆期”。自今年2月18日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上演雪崩式下跌,截至6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仅剩36.9港元,累计跌幅超57%,总市值已蒸发2589亿港元
昨天,一网友发文称去南京凯瑟琳广场吃海底捞,结果因为海底捞“睡满”大学生而无法用餐。评论区网友表示:大学生是当代乞丐,能蹭则蹭,能省则省,能白嫖就白嫖。据了解,这家海底捞平时也没有大学生留宿。因为是五一又加上前一天是演唱会,所以留宿的大学生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104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昨日,#女孩海底捞吃火锅意外身亡#词条冲上热搜。内容为福建莆田一女子在城厢区万达广场海底捞吃火锅时,突发意外,现场抢救无效身亡。网传视频显示,工作人员正在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网传一份海底捞内部通知显示,因女子身亡店铺停业整顿,并与死者
资料图 汪乃馨/摄关店“风波”给海底捞带来的影响还在继续。8月14日晚间,海底捞披露上半年财务数据,净亏损预计为2.25亿-2.9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还是9650万元。这也与海底捞叫停快速扩张计划,并为“及时止损”而制定的“啄木鸟计划”大
来源:齐鲁晚报4月15日,“17元吃海底捞”登上热搜, 引发热议。 事情源于前段时间某社区网站, 有人称自己花17元 吃了一顿海底捞,其晒出的账单显示, 点了四份清水锅0元,一份捞派捞面7元, 一份自选小料10元,合计17元。 “17元吃海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5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在浙江杭州,网传海底捞火锅天虹购物中心店两名一起吃饭的女顾客起冲突,引发关注。视频画面显示,二人坐在同一桌吃饭,突然用酒瓶互抡,甚至把杯子丢到了隔壁桌。同桌人疑似正在劝架,周边顾客纷纷躲避,地上一片狼藉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棉花籽的后花园本文既有肉类供应商,又有蘸料、小吃、调料供应商,先点赞收藏慢慢看。第一家:千味央厨他家专门跟各大餐饮连锁店、酒店、团体食堂合作的。最出名的是它家的肯德基和永和的安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