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辑 | 虞尔湖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近年,高端这个词无所不在。消费升级,让衣食住行等产品与服务也出现了鄙视链。尤其是餐饮这个原本与人们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行业,也陷入了品牌溢价高低、高端鄙视低端的隐性攀比中。去年初,一篇名为《我月薪5...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年,高端这个词无所不在。消费升级,让衣食住行等产品与服务也出现了鄙视链。尤其是餐饮这个原本与人们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行业,也陷入了品牌溢价高低、高端鄙视低端的隐性攀比中。
去年初,一篇名为《我月薪5000,但不配去吃西贝》的文章,将西贝餐饮集团(以下简称西贝)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彼时,由于西贝的一位副总裁的一篇微博,直言“海底捞和西贝涨价这个事儿吧,说句实话,为啥舆论反弹这么大。归根到底,还是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网友,毕竟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
该事件在持续发酵后,也以西贝公开澄清此非西贝立场,发言者微博道歉收场。与此同时,“吃西贝是交智商税”的言论,也从微博发酵到了抖音。而餐饮圈隐藏的品牌鄙视链,也由“幕后”走到了台前。
对于西贝高管默认的价格奇贵,就等于品牌高端,网友并不买账。究其原因,更多网友表示,西贝的价格与价值不匹配,才是其受到全民声讨的根源。而在行业竞争压力之下,频繁遭受涨价质疑的西贝,也在不断创新产品与模式,试图走出当前的经营困境。而西贝的未来发展之路,也令业界十分关注。
贾国龙屡败屡战,“中式汉堡”梦难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贾国龙五年七战,屡败屡战,这一次押宝“中式汉堡”。据了解,媒体所谓的中式汉堡,指的是西贝新推出的“贾国龙空气馍”。该家餐饮门店位于北京中关村E世界财富中心,已经营业。值得一提的是,该门店在热闹的“京城”略显低调,由于处于下沉广场上,地面无法看到招牌,而此处原是“贾国龙功夫菜”。
据媒体报道称,西贝布局快餐子品牌已有时日,项目创立初期就采用合伙人制度,且已经经过了内部测试,并计划于2023年,在北京开出300-500家门店。由此可见,西贝布局该品类新产品,决心已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西贝首次执着于拓展新品牌、新产品、新模式。2020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明确对外放话:西贝未来增长的第二条曲线肯定是快餐。而且,自2015年以来,西贝曾先后推出西贝燕麦工坊、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等多个快餐品牌。
只不过,从这些项目的推进进度来看,有些项目已经中途折戟,无功而返,有些项目至今没有下文。例如,燕麦工坊项目仅存在于内测阶段;后因考虑到产品过于小众,未推向市场。而麦香村项目开业不足3月即暂停;彼时,贾国龙曾宣布“10万+门店”战略,也因方向不聚焦而无法落地。
对于“贾国龙空气馍”的推出,业界也是唱衰声音居多。据媒体报道称,有记者前往贾国龙空气馍店铺“探店”发现,大部分顾客都对“空气馍”概念提出疑问。
因此,对于市场认知尚且不足的“空气馍”,业内人士也表示担忧,相对小众的产品,是否能够让贾国龙圆其快餐梦。这也意味着,对于市场认知不足,西贝或许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心思去教育消费者、养成消费习惯,由此给西贝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不言而喻。
西贝的执念,显然不只是“贾国龙”的情怀驱动,更多的是西贝当前的发展困境。众所周知,一家企业想要经营稳健,就需要将业务进行多元化布局,避免产品过于单一。西贝的焦虑在于,目前能够扛起其业绩大梁的,只有西贝莜面村、九十九顶毡房、西贝海鲜及贾国龙功夫菜等几个核心品牌。贾国龙空气馍是否能够得到市场认可,尚需时间验证。
可以预见的是,西贝想要顺利达成上市目标,仍需迫切寻找到稳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只是,贾国龙选择的空气馍,是否能够担当如此大任,依然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
预制菜未成西贝救星,追风口只剩一地鸡毛
疫情期间,人们出行不便,也催生了预制菜赛道的持续火热,在资本蜂拥而至的同时,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将触角伸向预制菜赛道,试图在餐饮之外,打造出第二条增长曲线。
一向求变的贾国龙,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时代风口与资本红利。因此,西贝也借助贾国龙功夫菜,随着大潮跑步入局。不过,有零售业专业人士表示,西贝涉足预制菜,既是在挑战餐饮行业的经营逻辑,更是一次大跨界。
因为西贝目前的业务属于餐饮业、服务业,而预制菜属于消费品产业。前者更注重服务交付,后者则更注重产品交付。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关注点不同,自然也会对西贝的跨界动作带来挑战。事实证明,尽管西贝预制菜背靠不错的品牌口碑和丰富的门店资源,但是此举也有半路折戟之势。
例如,去年8月中旬,贾国龙功夫菜首家体验店开业半天被临时叫停,直到晚市仍未恢复营业,引发众多猜测。实际上,西贝布局预制菜业务始于两年前。彼时,为了弥补疫情对门店业绩的重创,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西贝,推出了以“西北菜和八大菜系”为卖点的贾国龙功夫菜,并且一度因为人们“买菜难”而十分畅销,西贝也因此得以自救。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在疫情的阴霾逐渐消退后,预制菜的热度正在下降,而西贝布局预制菜,也是在与时代与市场打一场硬仗。据观察,即使抛开经济环境、消费环境的变化,西贝预制菜业务还将面临多个挑战。
一方面,面向C端市场的消费者,贾国龙功夫菜在品牌方面很难与西贝布局餐饮业务产生强关联,这也意味着,消费者或许并不会因为喜欢去西贝餐厅吃饭,而为其预制菜买单。
例如,有网友至西贝就餐时,西贝服务员对推广“预制菜”毫不遮掩。但是网友吐槽认为,这种举动,与西贝用户的消费场景不符,无异于“强推”,也就是说吃预制菜不如在家点外卖。
另一方面,贾国龙功夫菜通过美食市集的方式,大肆地推广预制菜产品,虽然可以为其门店引流,短时间吸引一些消费者尝鲜。但是目前面向C端市场的预制菜,消费者普遍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接受度并不高,甚至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新鲜度等问题而拒绝买单。
事实也证明,此前通过自动炒菜机等厨房产品,借机推广预制菜的一些项目,也并未真正落地,进而改变消费者的就餐习惯。相反,一切似乎也在印证,所谓的“预制菜”做饭模式,或许是一个伪命题。
与此同时,西贝餐厅的强项是通过其门店的美食、尚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服务来留住客户,而将消费场景转移,其原本的优势也丧失殆尽。因此,西贝想要借助贾国龙功夫菜打破场景限制,无异于舍近求远。由此带来的上游的供应链挑战、下游的内部经营管理、客户运营挑战。
上市难解西贝之困
2023年开年,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从科创板到沪深主板,历时四年,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尽管全面注册制下,企业上市门槛降低,对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但是,此后的一则IPO红绿灯行业审核标准细则的消息传出,像是给一些行业泼了一瓢冷水。
据了解,细则显示,学科类培训、白酒、类金融、殡葬、宗教等禁止上市;食品、家电、快消餐饮、家具、服装鞋帽、涉疫企业等上市受限;集成电路、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企业获支持,“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由此可见,此前传出2026年上市的西贝,也将受到利空消息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西贝对上市并不“感冒”。但是在经历了2020年的一场“黑天鹅”灾难后,西贝遭遇了空前的现金流危机,账上现金不足三亿元,甚至连员工发薪都成问题。
因此,贾国龙一改往日“西贝不缺钱、坚决不上市”的硬派作风,对外表示,疫情改变了他的个人认知,未来非常有必要参与资本市场,改善资产负债情况。而在痛定思痛之后,西贝也初步确定,其理想上市节点在2026年左右,目前考虑港股上市。
只不过,除上文所述的政策影响,西贝冲击上市或将面临不确定性以外,已上市的餐饮企业陷入低迷期,也难以为西贝上市之后的状况赢得太多信心。
数据显示,餐饮业相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受到大环境影响。去年上半年,九毛九营收、净利润同比-6%和-67%; 海底捞营收同比下滑17%,净亏损 2.66 亿;呷哺集团营收21.56亿元,同比下滑29.2%,净亏损2.782亿元。
与此同时,上市代表企业海底捞的股价也一直下挫,更是行业并不景气、投资者信心不足的信号。据了解,其如今1000亿元左右的市值,相比4544.75亿港元市值,已蒸发超3500亿港元。
由此可见,在疫情期间成功自救的西贝集团,未来的上市之路未必坦途,而即便其上市成功,也未必能解其当前模式单一的发展之困。
结语
西贝集团作为近年餐饮行业的翘楚,在餐饮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方面,表现可圈可点。而且,其在2020年短暂转型自救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也不可否认。
只不过,在当前餐饮行业尚未走出危机,疫情影响依然留有“后遗症”之时,西贝集团试图打造贾国龙功夫菜、贾国龙空气馍等子品牌、新品类之时,却始终有些不得其法,可谓屡败屡战。
或许,正如贾国龙所意识到的,西贝集团的餐饮基因,才是其优势所在,更是其守住市场江湖的基本盘。而创新求变固然重要,但是倘若因此伤及大盘,恐怕也并非西贝所希望看到的。希望未来的西贝,能够因为其在困境之下的韧性、不断创新求变的创业精神,从而找到转型谋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